激光除锈加工平台三种类型

顿磊
2025-11-13

  激光从设备产生后,要想精准作用于工件表面,就离不开激光除锈加工平台—— 它的核心作用是实现激光束与工件的相对运动,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,可分为主动式、被动式和组合式三类。

主动式:工件“动”,激光 “静”

  主动式加工平台的特点是激光器固定不动,被清洗工件放在移动平台上。通过数控机床控制移动平台,带动工件实现三维移动或回转运动,从而让激光能覆盖工件的各个清洗部位。这种方式适合小型零件,或是轴类等回转体零件的表面清洗—— 比如小规格机械零件的除锈、除油,用主动式平台能精准控制清洗范围,效率较高。

被动式:激光“动”,工件 “静”

  当清洗对象体积庞大、不便移动时,被动式加工平台就派上用场了—— 工件固定不动,由移动平台带动激光器或激光输出端运动。对于小型激光除锈系统,设备移动相对简单,常做成手持式轻便清洗设备,方便工作人员灵活操作;而对于更精密的需求,会通过发射镜、聚光镜、光纤等光学元件的组合,搭配智能机械手或数控加工机器人实现光束移动。

近年来,光纤激光器与智能机器人的搭配成为趋势,能实现柔性加工和精密控制;YAG 激光器可通过光纤与 6 轴机器人组成柔性加工系统;虽然 CO₂激光器输出的激光不能通过光纤传输,但它能通过外关节臂或内关节臂光学系统与机器人结合,这种搭配适合大规模工业应用,比如大型船舶外壳的除锈、大型设备表面的涂层清除等。

组合式:激光与工件“协同动”

   组合式加工平台则结合了主动式和被动式的优势,通过光束运动和工件运动的相互配合,实现激光除锈过程。这种方式能更好地满足复杂工件的清洗需求,确保激光除锈所需的相对运动精度,比如一些形状不规则、清洗部位复杂的大型工件,单独依靠工件或激光的运动难以达到理想清洗效果,组合式平台就能通过协同运动,让清洗更精准、更高效。

结语:技术创新推动激光除锈迈向高端化

   激光控制装置与激光除锈加工平台,是激光除锈技术实现高效、精准、环保清洗的两大核心支柱。随着工业领域对清洗精度、效率和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升,对这两大部件的研发也在持续深入—— 从更智能的在线监测系统,到更灵活的加工平台运动控制,每一项技术突破都在推动激光除锈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,激光除锈必将在更多工业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,为工业生产的绿色化、高效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。


分享